|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遷來色如故
/> 過國慶的時候,我們提前給母親做了八十歲生日
八十歲的母親,門牙沒了,邊上的牙齒也都松了
飯不能煮得太硬,菜也是煮得越爛越好,喜歡喝稀飯喝湯
眼睛得了白內(nèi)障,動了手術(shù),視物還是有些模糊
腳沒勁了,走路時,那腳是挨著地面拖,活脫脫就是老阿奶走路了
母親是在我生日前三天來我家的,從大哥家和大哥一塊來的
過完我的生日,母親沒有和大哥一塊走,高高興興地留在了我家
母親還是閑不往,總和我搶著洗碗、掃地、擦桌子
母親洗過的碗還是油膩膩的,碗里的飯粒子?xùn)|一顆西一顆
母親掃地有些費勁,腰彎一會子就得直起來,掃地掃不干凈,也就很自然了
擦桌子也是,總是把瑣屑子從桌子的這一邊帶到另一邊,擦過來擦過去,那些瑣屑子全還在桌上,擦了等于沒擦
母親要做,我不好不讓她做
只好盡量不著痕跡的,把母親做了的事自己再做一遍
一次、兩次,母親覺察到了
我尷尬不好意思,母親的臉上則很明顯地寫著失落
我想解釋,想安慰母親,卻又不知怎么說
母親不只閑不住,還在家里坐不住
如果我不去學(xué)校不去公司,做完了家務(wù)活后,想上網(wǎng)玩玩、看看,她老人家一準(zhǔn)是要我陪她出去走走
話還講得蠻藝術(shù),“總看電腦,眼睛怎么受得了
”“總坐著,也要活動活動
”(母親說的是客家話,有些字打不出來,只好做些改動)
所謂陪母親出去走走,也只是去菜場買菜、去超市買東西時,讓她跟我一起去
因為母親的眼神不太好了,總擔(dān)心她走路時會碰著磕著哪里,所以一走出家門,我就會很自然去牽母親的手
開始時,母親還有點不習(xí)慣,總企圖摔開我的手
自己走了幾步,遇有點小坎,就趔趄著,才不甘心地把手放在我的手上
小巷里有認識我的大姐阿姨,見我每天都牽著母親的手,慢慢地走過,就是買了東西回來,手上提了很多東西,還是一手牽著母親,都說表揚話
“真是孝順的女兒
只見做媽的牽著孩子的手,少見長大了的女兒牽著媽媽的手
”許是別人對我的表揚讓母親聽了很受用,多次以后,她老人家竟是很喜歡被我牽著手了
母親被我牽著的時候,身子不會緊緊地挨著我,總是往開里走,弄得我要多費些勁拉著她,一兩個小時下來,手臂都是酸的
我無怨怪
尤其是看到母親低著頭,很緊張很小心地邁著步子的時候,我的腦子里總會浮現(xiàn)女兒小時候,我牽著她在路上走,女兒不老實,一蹦一跳的情景
——我不知道我小時候,是不是也如同我女兒——被媽媽牽著,一點也不老實
母親不只是勤勞的本色不變,勤儉的本色也沒變
母親大便有些燥結(jié),我買了香蕉、柿子,每天要她吃兩支香蕉、一個柿子
母親舍不得,我不把香蕉柿子塞到她手上,光用嘴喊她是不會自己去拿著吃的
家里有蜂蜜不肯喝,非得要我去超市給她買黃沙糖
我不聽,她就生氣
“你有兩個錢也得省著點花,姍姍讀書還要得是錢
”對我隔天就用電砂鍋燉湯也有看法
“就用高壓鍋燉要不得?用電砂鍋一燉五六個小時,要好多電
”圣誕節(jié)那天,我去肯德雞買了漢堡、雞塊、蝦球,一共花了八十幾塊錢
當(dāng)母親問我要好多錢時,我攔腰砍了一半,母親卻還是說我浪費
母親年齡老了,腦子沒有跟著老,這是最值得我們做兒女的慶幸的
證明母親的腦子沒有跟年齡一塊老去的,是她老人家講話的清晰和利索
她說人老了不中用,“打屁打出屎,撒尿弄濕鞋”
“人老顛狂,樹老葉黃”
跟我嘮叨我小時候的一些事,她就說“嘴閑發(fā)光,手閑抓癢”
我老公煙癮重,一個晚上看電視要抽五六支煙
母親悄悄地跟我說,“抽那么多煙有什么益處,沒個香沒個甜,幾十塊錢一天,買別的東西不好
”我女兒貪玩花錢大,她就說我女兒
“不要做馬屎兩面光,繡花枕頭一包糠”
連“少時不努力,老了徒傷悲”這樣的話也會說,讓我生出一種‘原來我的母親并不是一個無知無識的鄉(xiāng)里老婦喲’的感慨
昨晚,母親和大哥一塊坐火車去深圳了
侄兒說深圳比湖南暖和,特意要母親去他那里過年
上午邊做家務(wù)邊開著電腦,心里總惦著一件什么事
十一點,給深圳侄兒家里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是大哥接的,說是剛進門
和母親說了幾句話
母親沒說深圳比湖南暖和多少,反叮囑我要我注意身體
母親,百歲
愛好靜靜的逼近本質(zhì),與思維對話
在無人的畫軸,在幽雅的深閨,在未央的深夜
愛好寧靜,就像薄霧的夢境普遍溫柔的盤繞
所以藍田日暖,古臺芳榭,詩意殷殷激勵,淙淙慢慢曼延千里
寫出一片湛藍,寫出一片大海,至近至遠,至深至淺,粲然今生
自你告別,流過了塵世阡陌,找不到不妨代替你的人,尋訪了千山萬水,再也找不到你已經(jīng)賦予我的那份和緩,守著這份回顧,怕被功夫訕笑,卻又怕本人忘懷,功夫散不盡你的相貌,朦朧不了你的名字
更止不住對你的惦記
弄樂、賞樂者無外有兩種追求,一為修身養(yǎng)性,一為娛樂升平
弦索樂以自身華麗動人之聲成為了娛樂者的好游之物,而古琴卻以其獨據(jù)的孤芳之態(tài)成為了修身養(yǎng)性者的寵兒
彈琴者多為世上之仁人逸士,他們閑居家中,焚香靜坐,彈琴自賞
他們并無娛樂之心,只求淡泊之氣,顯出一派悠然自得之態(tài),宛若一縷明月清風(fēng),這便是淡之本義
淡為中國琴風(fēng)又一重要內(nèi)含,被譽為琴之元音
《溪山琴況》曰:“夫琴之元音本自淡也
制之為操,其文情沖乎淡也
吾調(diào)之以淡,合乎古人,不必諧于眾也……”當(dāng)然,琴之淡者并非無味,而是在淡泊之中求得醉心的況味,這就是恬
恬為淡之神妙之境,是一般人不易達到的境界
有造詣?wù)撸購椀脑降坏粫a(chǎn)生厭倦之感,卻使人越來越有興致,顯示出有氣氛而不激烈,有情緒而不干擾,有意趣而不濃重之君子的品質(zhì)與修養(yǎng)
它是不求而得的,是不求味而有味,不求芳香而自然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