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蕭軍 珠江,每天在我的腳下蜿蜒流淌;珠江,每次在我的眼前潮起潮落;珠江,每回在我的夢里出現時會波瀾起伏,纏思綿綿
每當我透過辦公室會議桌前寬大、落地式的玻璃窗向外望去,一段珠江河面的景觀便靜靜地躺在我的視線里
如果是晴天陽光燦爛的日子,它會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璘珣,呈現出平和萬千的態勢;從遠望去,它像是一幅巨大的幕墻鏡子,折射出熠熠陽光,又倒映出藍天、白云、碧綠水色的油彩,而油彩中,畫出的是江兩岸風格迥異的物業的清晰影子
如果是下雨天氣,再加上一點風的話,它會在流動的江段上簇推起一股股細浪;如果是風緊雨緊的季節,遇上臺風、暴雨,它會在洶涌的江面上掀起一排排急浪,緊迫的雨水落在江里,會激起無數條幾尺高的雨柱,落下去又串起一陣陣急促的聲浪,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如同在戰場上發起總攻時,從遙遠戰線上傳來的密集火炮的聲音
這個時候的珠江,讓人感到恐怖和顫栗?。 ∪绻窃陟F水潮濕的天氣,江面上會在清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籠罩在一團又一團輕輕的、縝密的、白白的和十分纖細的霧氣中;來回云蕩的霧氣,宛若長長的、寬寬的、大大的,薄綢細紗一般;偶爾見到在白霧上端裸露出來的建筑物頂部尖尖,露出一兩幢房式的輪廓,讓行走在地面幾米之內見不到人面模樣的路人,這時宛若行走在天堂世界之中,南天門,白老果,王母娘娘等,好似他們隨時會出現在自己的身邊;隨著云散霧霽日光出,濃濃的水汽霧汽漸漸淡化飄散開去,從遠處觀看已經逐步升騰到半空中的薄云霧氣,有如在美麗西施女子的手上舞動的一條涴紗白練,過了一會,又替換出如朝鮮族姑娘旋轉起來的飄動的長袖白裙,這些,都是珠江白日里的情形
如果到了夜晚,珠江兩岸不再是過去見到的天暗、地暗、燈光暗的江邊情景了
白天可以見到沿江兩岸對稱的用米蘭色大理石砌成起來的江堤護欄,從江這頭延伸到江那尾
數十里長道,五米來寬的行人路面,全部用結實的、堅固的、麻狀的米黃色地磚,一小塊一小塊鋪成的
走在行人道上,一邊是寬闊的江面,向遠望去極目天舒;一邊是濃蔭綠灌,向近察看花草相間
每隔一段距離,便有設計好的行人座椅,不用說適宜老人,小孩了,最適宜的還要算是來這里談情說愛的情侶
江堤護欄上,豎起的黑色燈柱約一米來高
柱的頂端部托著一盞球型白色燈罩,一排長長的燈柱遠遠望去,隨長堤S形走向,燈柱也呈流線形裝飾
由遠望去,恰似垂掛在女人胸脯前的對稱珠練;近觀球罩,又宛若水晶宮里的碩大珍珠器皿,如此布局景觀,就像走在法國巴黎左岸藝術長堤道上,四圍格調十分高雅,貴氣、溫馨……
走在這樣的江邊散步,不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不論是黎明還是黃昏,不論是晴天還是雨季,不論是春夏還是秋冬;總之,徜徉在珠江水岸的時光里,會讓你感受到遠在長江和黃河邊上,不同于北方豪氣與奔騰粗獷的那種南方水系的精致和小鳥依人的感覺
當夜幕降臨,照明開放,有無數燈光閃亮在行人面前時,你會看到江面上倒映出兩邊護堤上的燈柱水影,在水面上晃動著其形狀如一支支火炬熠熠燃燒般輝煌;江堤外邊沿上,有安裝著數十里長的紫藍色走燈;有隱藏在樹叢灌綠中一盞盞不起眼的熾白小燈;在江面上橫跨南北橋沿上裝飾的黃綠色邊燈;有兩岸高樓樓頂上安裝的旋轉聚能射燈;有從樓頂垂落到地面的走珠燈;有江堤上豎立起來的不停閃耀和變幻色彩的廣告霓虹燈;有行駛在江面上來回夜航觀光的游船船身上的閃光燈;還有從橋面上流動穿梭來來往往不熄的汽車燈;有從江兩岸千家萬戶、高樓大廈、寫字樓、酒店賓館逐步明亮起來的照明燈等等,總之凡是能見亮的地方,都可以見到各式各樣各款各狀的燈、燈、燈!在夜里,在珠江邊上,人們完全沉浸在燈光的沐浴里,許多人雖然不曾領略過御女車宮殿燈的氣派,但是在這條閑情信步的露天衢道上,來自這所城市和外鄉的一切游客則一樣領受著現代城市的奢侈與流彩
我曾經有過想法,要在哪天黎明到來之前獨自到江邊去走一走,避開塵嘯與喧嘩,去領受暫時片刻才有的“無聲孤處獨自醉”的心境感受
這天終天有了
當我收拾起文稿上的最后一筆抬眼看時,桌子上面前的小鐘擺己經指到凌晨4:30了
我關好門,離開公司,走出電梯,把步子悄悄地落在馬路上面
這時除了三兩個夜行趕早或落晚的行人,幾乎沒有任何響物
盡管是仲秋天氣,盡管隔了大半個夜晚的降溫,但是走在水泥馬路面上仍然感受著白天酷暑下未能逐盡的地熱,可見三伏盛夏的酷暑何等威力呀! 我很快三兩分鐘來到了江邊,舉步走在長長的江堤行人道上
從江面偶爾吹來的幾陣涼意,使我用了一晚繃得緊緊的腦神經,此刻舒緩了過來,因此我一身輕爽
我一邊走,一邊觀賞下半夜殘留下來的江邊夜景
盡管上半夜的痕跡已經告訴了我,這里曾經燈火輝煌,但輝煌的景觀己如煙逝去,而逝去的殘景,又讓我情不自禁吟賞起:“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詞情醉人,留連綿綿
據說這是一首歷史上曾經引發北金南宋大戰的導火之詞
據守江北一方的金主完顏亮,因為看到了南宋人傳誦過來的柳詠《望海潮》,不由不對江南的豐饒和富足,美麗與祥和產生了欲念,于是決定渡過江南去戰爭
他要把蝸居東南一角的無能的南宋帝驅逐滅掉
因此“一首詞的戰爭”就成了后人的永遠故事
想到這里,我不禁又嘎然失吟
為什么?因為我想不明白,后來占據了大半江南土地的金國,為什么經不住馬背上的元朝帝國的抨擊,只生存了45年便讓大蒙古民族的鐵騎給亡了呢?這難道不是一個朝代因為貪戀上一個朝代的奢侈、腐敗、無能而短命的自戕結果是嗎?這難道又不是金主完顏亮對南宋趙構皇主的一夜情的結果是嗎?我停止了吟賞,慢慢踱步倚斜靠在江堤護欄邊
我瞪大兩眼在江面上搜尋著,希望能看到有丁點的星火而感受到萬籟天空下的生命活力
但是,沒有
我失望了
因為我最終能看清楚的是我眼皮底下墨黑的江水,急速流動的狀態,還有在江面上裹挾著漂浮的被廢棄的白色餐盒,或偶有幾串的漂浮植物…… 江水急速地流動,我估摸是潮夕退水時間
當滿水的時候,河床開闊,江面十分舒坦、好看;退水的時候,河床縮窄,江堤腳下便裸露出淺灘和亂石
雖然夜晚不見清晰,但不用描述閉著眼睛也能知道淺灘與亂石是又黑又滑又膩,還吸著明顯的腥臭味
我無意回想起了我的少年
我和幾個十二、三歲的鄰家孩子,乘著大人們管不著的機會,私下結伴來到珠江邊下江游水,渡江上岸偷吃農民種的荔枝、龍眼、香瓜和芒果
四十年前的珠江,周圍是一大片農田、蔬菜地、甘蔗林
那時的廣州城區龜縮在很小的范圍里,所以我們從離家到江邊步行好幾十里路
我們打著赤腳,光著膀子,最多穿件背心,穿著四角短褲,頭上扎著樹葉帽子,腳板踩在凸凹不平的石子路上,既不覺燙,也不覺石子凹腳、疼心
為什么?因為我們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盡快地趕到江邊,盡快下水,盡快吃到珠江對岸的水果…… 有一回,我們又去了
這次去的是八個孩子,最大的初一,最小的四年級
我們在路過農民一塊甘蔗地的時候,外面叫一個人放哨,余下人一窩蜂涌入進去,那個兇狠勁,就跟看到電影里的日本小鬼子一個樣,進村見了老鄉的雞就抓,見了吃的就搶,惡狼情形
只不過我們是一群頑皮的孩子罷了
當我們從甘蔗地里出來的時候,身上除了沒法兜著的甘蔗之外,幾乎人人手里都拽著幾根又粗又長又甜的黑甘蔗
就這樣一路吃著一路走著,一路說說笑笑,蹦蹦跳跳,打打鬧鬧,終于來到了珠江邊!到了江邊,我們游水到了對岸
有經驗的伙伴沒有深入到林子里面去,而是各自爬到種在江邊的荔枝樹上,有一個想多吃的人則跑到了林子里邊
大概10分鐘光陰不到,一陣敲鑼、嘶喊聲“抓賊呀,抓賊呀”四下響起,傳入到我們的耳邊
反應快的馬上“撲通撲通”直接從荔枝樹上往江水里跳,那個跑到樹林子里去的同伴卻沒有跟著我們出來
于是,我喊了一個勇敢點的伙伴:“喂,你坐車趕過去看看,阿龍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沒有?回來早點告訴我們
”結果,一直到夜里8點多我們才看到阿龍和小伙伴姍姍到家
一問,原來阿龍跑不及被村民抓了起來,先是用繩子綁在村口的大榕樹下,全身被脫得光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圍著他看
一個婦女故意用一根棍子撩著阿龍的小雞雞問,“喂,你們看他這里長了什么?”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笑料,一個女孩說:“阿媽,那是兩個荔枝么!”哈哈哈……又一陣爆笑,阿龍低下紅紅的臉
后來阿龍又被喝令拿著掃把圍著村子外邊掃大街,一邊掃,一邊說:“我不再偷荔枝啦!”我沒有看到這幕場景,是回來后的小伙伴告訴我們大家的
大家一聽,嘩啦啦笑得更加起勁了
只不過,從此大家再去江對岸偷吃農民的水果時,已經學得更乖、更巧了!回想起這段往事,我望著面前的珠江水忍不住又笑了起來!哎喲,這個阿龍啊,今天卻做了法官…… 記得我第一次見到珠江的情景時,真讓我從心里感到恐懼和害怕
地點也就在今天的獵德村與琶洲會展中心隔江相望的地段
見到混濁的黃色珠江水,遙遙幾百尺寬闊的江面,還有一大片一大片浸泡在江面上的原木排筏,做什么用的不知道
只知道這里寬闊的珠江河面比在在城區里海珠橋腳下見到的珠江河面,距離更寬,水流更急,江面的平靜似乎告訴我,江水中心的深度更大更要命,所以令人恐懼,感到可怕!那個時候,我才12歲呀
一陣囁囁嚅嚅卿卿儂儂的聲音,由遠至近,由小漸大,從我身后嗡嗡地傳入到我的耳鼓里
我回頭遁聲去找,喲!灌綠叢中一對人影閃出在我的視線里來,借助他們身后的地燈光線,我看清了這是一對年輕拖手人
夜這么至深了還在這里,不怕遇到打劫的么?不怕會遇到有什么危險的事情發生么?哎呀,真是為了情,而置一切危險度身之外呀! 好了,被聲音打斷了幾分鐘的思緒很快又繼續了下去
我第一次下珠江水是跟著大伙稀泥糊涂下的
我不知道我當時憑了什么勇氣,直到今天回想起來還不明白
可是當我游了50來米遠,望了望還是十分遙遠的對岸,我心里馬上膽怯了
為什么?因為我除了下水那陣子勇氣,劈劈扒扒的游著“自由式”,到后來改成了“狗扒式”,再過了一會只能“仰泳漂浮式”,因為我覺得自己快沒力氣了
幸好岸上留了個看衣物的小伙伴,他見狀趕緊喊我:“快上來快上來,你不行了
危險??!”我聽著呼喊聲,只好拼命往岸邊趕
當小伙伴一把幫我從江水里拖起來時,可以說,就在那一剎,我感覺自己真得力氣用光了
這是我第一次在珠江水里搏猛的感覺!后來,我泳技不斷提高,去珠江的次數也漸次增多
最令我自豪的是,翌年(13歲)我已經可以潛入珠江木筏底下幾米深的地方去撈摸江蚌啦
摸江蚌干什么用呢?——喂五十只馬
因為我家里喂了兩只五十只馬,我每星期要到珠江水底下去摸兩到三次,然后取出蚌肉來喂它們吃
五十只馬吃了蚌肉,長得又膘又壯,每次它們見了我從門外回來,只要一看到我身上的小竹簍子,就會發出會心的和暢快的“嘎嘎”歡叫
我想,這是我童年生活中一段最舒心的日子了,也是讓我回憶起來最感到人生快樂的光陰! 不過,這段日子只延續了一年很快結束了
因為我上了中學,中學生活使我告別了無憂無慮,歡天喜地的自由時間!另外,這條看似溫馴的大河,吞噬了我的幾個同齡人的生命,本來大家還可以一同再繼續游戲人生的孩提少年,傾刻看著被無情的江水卷走了稚趣的生命,這讓我今天一閉上眼睛回憶起作天的情形,仍難免有傷心和惋惜的心情油然而升
有一位我熟悉的高我一年級的同學,為了掏今天琶洲塔上的烏鴉,竟然從塔頂上端失足跌落到地面,傾刻人間分離
這都是少年同學說起的悲喜回憶!我自己有次為了潛入江底摸到更多的蚌,從木筏底下鉆下去,結果浮上來的時候碰著腦袋,摸不著出口處,在水下弊了好幾分鐘,最后堅持不住了只好忍心丟棄所有身上的蚌,鎮靜而小心翼翼地一根原木、一根原木地摸著鉆了出來
等我整個身子站起來的時候,我發現木筏出洞口處只有我身子口徑那么大
如果我往旁邊再靠遠一點,就是一大片密密實實的原木筏,那么我今天就休想站在這里看著分割了十幾年如一夢的珠江,看不到珠江她四十年后今天的巨大變化,看不到黎明前的珠江夜色和我夢里憧憬的珠江一夜情,以及夜幕下的至愛情侶啦!…… “我愛珠江,珠江愛我么?”這句話有另外一句話對稱,說:“我愛祖國,祖國愛我嗎?” 說這樣話的人,并不是頹廢者,也不是感情極端化者,而是在共和國的一段歷史上,曾經本來就是這樣的情狀!有人跳入珠江,是想洗刷自己的清白;有人佇立珠江邊,是想跟珠江水傾訴自己的蒙冤和不幸;有人跪倒在珠江水里,是想用結束自己的性命結果以改變別人對他曾經犯下罪過的懺悔的看法,等等如是
珠江水卷去了多少滄桑歷史?洗滌了多少人世間的無辜與不幸?由古至今,由今至遠,它還將繼續永遠這樣下去是么?回答——肯定! 是的,最近幾年,我看到了一些拿生命與珠江一睹的角色,他們或曾站在海珠橋梁上,望著珠江縱身欲往下跳的模樣;一些視生命毫無價值或生前遭受凌辱的姑娘,面對珠江競毫不猶豫奮身一跳入江的情景;有些則是從外鄉來到珠江的土地上打工時,忍受不了不良工頭的欺騙,敲詐,克扣血汗工資而無處申訴的外來工,他們似乎只有用跳橋跳水的結局去呼喚珠江的驚醒,以給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解決人在他鄉無親無友的困境等等一切
所以想起來才讓我們的珠江水為之愧流滿面…… 是的,就連我們的愛,也在珠江面前遭遇了危機
曾經在珠江流域的土地上,最保守最傳統最靦腆的盛世風俗,在西方物欲主義的潮流沖擊下面,竟是那般脆弱毫無還手招架之力
這就是今天婚外戀一夜情的盛行! 我悄悄地走進這寧謐的暗夜里,聞著夜來香的余味,分享著靜夜思的氛圍,我的內心里也在問自己,涌動著一股是否也渴望人生艷遇的憧憬呢?我的感情世界真的是那么堅持和固守么?我在人生情感的路途上真的企盼有一段第二戀情才能證明我與時俱進,識時務,合潮流,而不枉人生虛度是么?我真的希望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樣的人生曼妙是么?人的生命如此之短暫而又無法延續,怎么辦?為什么不可以拿出勇氣來去搏一搏,去嘗試一次呢?我不知道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可以還是不可以?值還是不值?是真還是不假?我想到了一個比喻,比如過去用16兩稱來作買賣交易的標準衡具,后來改為10兩進制
如果說過去的人習慣于16兩衡具而你在用10兩衡具,那么你肯定被人嘲笑是怪人;而現在已習慣于10兩衡具而你卻頑固使用16兩衡具,同樣你肯定被人嘲笑你的固執而視為腦子灌了水的人
但是,感情這東西是能用衡具去標準和確定的嗎?時代的發展和變化真得需要有婚外感情和一夜情來解決的是嗎?我不敢直言斷定
因為我覺得現實中人的腦子想法太多,太活躍,太多的自以為是,太多的自我標準,太多的我行我素,因而也就太多的說不清的是是非非
還是讓歷史慢慢地反復和驗證去吧
但是,不管怎么說,它們都不可以阻撓我今晚決意和珠江有一夜情的撫摸
因為我愛珠江,因為珠江帶給我曾經少年的歡樂回憶,因為珠江與歷史永恒! 立霜氣節沒來之前,晝長夜短
我離開了剛才那對年青人的位置,繼續沿著長堤向西部方向慢慢行步而去
天幕更加墨黑了,我知道黎明前的夜色就是這樣的濃郁
如果不是因為護堤上的燈仍然亮著,那么這條長堤路上也許是暗藏著最為神秘的情感的話題,是情侶們宣泄情感的最佳位置
是的,當我一步一步往前步行的時候,我又看見了一對偎依在樹蔭底下大大方方相擁而吻的情侶
我只看到他們的身姿,看不清他的面容,分辯不出他們的真實年齡,但是我可以想象他們沉浸在擁吻之中的幸福感受里
他們陶醉了,陶醉在墨色的天幕下,陶醉在江堤大道上,陶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他們面對愛時是勇敢的
因為我看到他們擁抱的姿勢和聽到他們接吻的聲音,我敢說,是最有藝術性的
男的雙手有力地托著女的臀部和腰,女的則溫順地輕柔地向上仰望著,接吻的聲音忽大忽小,忽重忽輕,但有力的接吻聲還是劃過了黎明前的寂靜,絲絲地游入到我的耳鼓里來
幸福呵,幸福的通宵達旦,幸福地忘卻了黑夜即將過去白天很快到來
我想,他們應當不是一對為情而欲為性而動的露水鴛鴦是吧?他們的“一夜情”可以讓珠江水見證! 我慢步來到中山大學北門
這里原來是一條狹窄的馬路,有一處傳統的渡江碼頭
自從改建、擴建之后,馬路拓寬了,從地下東西貫通穿橋而行,路面上則成了一塊連接中大北校門的大廣場
碼頭,也成了一座富有廊橋詩意是戀人相聚又情人相送的暫別的點綴地! 平常這里非常熱鬧,尤其夏秋兩季上半夜,這里會聚的人群忒多
可眼下,熱鬧散去,余熱留下
只見一群活潑可愛的年青人,男的多女的少,有的牽著手,有的溜著旱冰,有的打著乒乓球,還有的在一處露天卡拉OK營繼續唱著流行的《兩只蝴蝶》
我不明白,這些年青人的能量哪有這么多?耗去了一個白天的精力又一個下半夜晚,怎么還有這么旺盛的體能消耗呢?我后來問了他們才知道,他們是一群職業中學嗶了業的學生,有的找到了工作,有的在懸職待業
看著他們無憂無慮的模樣,看著他們盡情揮灑的勁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少年身影
因此,我從心眼里羨慕他們的快樂光陰,從胸腔里給他們福址,企盼他們快快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有了工作快快為社會為生命多做些貢獻! 東方發白
在我原來行走的衢道上,晨練的人漸聚漸多
珠江在我的視線里露出了她的真實面容
江水發綠,緩緩向東流去
江兩岸的所有建筑物收入到我的視線中來:比如有西洋格調的拉索式海印大橋;有中國古老格調的拱門跨度式廣州大橋;如彩虹般騰空飛躍式東西方格調融合的解放大橋:除了橋,著名的星海音樂廳外形象一架立式鋼琴般矗立在對岸二沙島的江堤邊上,那里曾經是我少年光屁股游水嬉戲人生的地方
還有我身前身后手左手右的海居半島,海琴大廈,珠江廣場,凱旋華美達酒店,廣東美術館大廈等等,一排排時尚、藝術、富麗華貴的建筑、民居,豎立在珠江兩岸,給珠江帶來了無限暢想
時代的變化,令生活改善了,環境美化了,人們的心情愉悅了
然而許多人的情感為什么還是如此倉白、虛脫無勁呢?所以才讓更多的人生活之余想到了“情”呢?! 曹操的兒子曹植,路過洛陽的時候聽人說起洛河美女的故事,忍不住向往于是寫下了《洛神賦》
全文915字,用224字專門描述了洛神女的身姿、容貌、性情和聰慧
在結尾部分,曹公子說:“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你看我現在怎么不似曹植兄長那樣,坐待黎明而期盼天明日出是呢?是呀,我現在正望著珠江,想起曹文
我在發問,有誰可以替代曹植的文采再塑一個當年曹植筆下的洛神美女介紹到我們珠江岸邊來住,那豈不是引來追慕者無數是么?而我,年輕的資本沒有了,少年的意氣風發沒有了,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氣魄殆盡了,跟著我的只有目前的一點財富
而這點財富,它能贖回我的青春年華么?它可以使誰與我愿意和我浪漫共舞么?我想沒有了
縱有金銀錢財萬貫使,難買一霄春來夜醉眠
我感到自己年華已逝,青春不再,暮途漸漸襲來,我對人生如此之短暫的感慨,令我的悲不由從哀而來
我陡然想起一位朋友的名字——
這本散文集中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對往事的敘述
《弄堂風》《裁縫店的女兒》《等待表姐》《空中飛人》從不同的側面再現了江南古鎮的民俗民風
《弄堂風》中茶葉弄里滑濕膩膩青石板的小路,高高低低過街樓的屋檐,伸手就能互相觸摸的花格子窗戶,少女墨黑墨黑的長辮,以及男孩子女孩子穿木屐走路的活靈活現的神態
簡直就是親臨了現場般地逼真
那些幾乎要消失的記憶閘門一下子被打開了
涌動著許多類似的鏡頭,讀者與作者的共鳴于靜謐處突然拉響
《裁縫店的女兒》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記憶深處像春天的酒釀般的少女如今應該是怎么樣子呢?作者不敢想象,只是覺得,從滿街疾走如風的飲食男女中,尋覓當年的清醇,有些殘酷,有些惋惜
命運的主題在此刻交響
“五風”盛行的那些年,毀了不少山林和桑園,好在縣里扭轉得快,這些年從江蘇購進大量桑苗,鼓勵農戶栽桑養蠶
我出診到社員家,幾乎家家都養著兩大簸箕蠶寶寶
木鎮山丘起伏,河流縱橫,雖然有不少生產隊把山場賣給江北農村做柴山,由于江南雨水充沛,近幾年縣里又推廣人造杉木林、封山育林,山上還是郁郁蔥蔥的
一到春天山花爛漫時,滿坡的油菜花溜金溢彩,層層疊疊順著蜿蜒的河流,延伸到遠處的木鎮,就像天底下展開了一只巨大的孔雀屏,絢麗極了
我想,木鎮邊炮店的生意一定很好,當地婚喪嫁娶要放邊炮,農歷三節要放邊炮,就是一年農事的起始也要放邊炮
春天第一天插秧,燃放爆竹,稱“開秧門”;農歷六月初六,吃新米飯,祈求“田公田母”保佑,也要放邊炮
當地農民逢到喜慶的日子或家中來了客人,總要趕上十幾里路到鎮上買些菜,置辦酒席
我有時問他們,在家殺個雞,在菜園撿點菜不是很方便嗎?其實,這些村民老家都在鎮子上,跑鬼子反時,才到山村落了根
稍微上了點年紀的人都不會忘記1938年大轟炸
老人們說,早在明朝就有木鎮,清代曾叫木竹潭
當年木鎮號稱三街八巷,非常繁華,河里滿是上游放下的木排和大通上來的貨船,街上油坊、碾米廠、蠟燭坊、蠶種場……商店作坊一家連著一家
巨商梅流江一家就在中街建了4進48間房屋,還有99幢出租房
滬商沈聯芳則在鎮北建有“沈氏山莊”
可是到了1938年秋天,日機兩次轟炸木鎮,冬天又派兵進犯木鎮,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把一個好端端的古鎮變成了一片焦土
老人們的這些話,在我心中激起的只有悲痛和義憤,至今不曾忘記
廟前 廟前位于九華山北麓,如果把九華山比喻是一座佛,廟前就是佛懷中的一顆明珠
四邊青山環合,中間是一馬平川,良田千頃
從青陽出西門,車行十分鐘就到了素有九華十景之一“五溪山色”的五溪橋
當年五溪橋是廟前公社的一個生產大隊
龍溪、濂溪、漂溪、舒溪、雙溪五溪在此交匯,注入九華河
九華河從二山之間出廟前,向北流入長江
站在五溪橋上望九華,“蕭蕭九仙人,縹緲凌云間”,青山映綠水,綠水浮青山,山光水色曾醉到多少游人
作為電影《天云山傳奇》的外景地,“五溪山色”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有人說,五溪橋是出入九華山的門戶,我說,五溪橋也是廟前的門戶
古人從五溪橋沿著九華河進山,再行十多里就到了山前的重要驛站廟前,在此歇腳,沐浴、更衣、燒進山香,翌日,早起上山
據說,早在唐朝就有了該鎮,古稱慕善鎮
清代鎮上寺廟很多,因主街在五廟前,故更名廟前
自修了五溪到二圣殿的公路,香客可直達九華山,廟前偏在路西三里地,鎮上的香火也因此冷落了
我記憶里的小鎮位于九華河西岸,當時沒有公路橋,枯水期,汽車涉水過河
小小的“丁”字街,石子鋪路,寬窄不一
供銷社的貨物都擺放到店門口,有不少當地產的竹床、竹椅,九華山工藝廠生產的折扇和竹編也開始有得賣
鎮中的望華旅社是我每次下鄉搞體檢時住的地方,在院落里,有那么一幢木制小樓,樓梯在屋中間,就像云南傣族小木樓,樓上樓下四周是木板隔的房間,這就為大家晚上聚會聽故事提供了方便
離旅社不遠的大屋是公社所在地,有三、四進,還有安有花格漏窗的小院落
每次體檢結束,公社總要設宴招待體檢組全體人員
餐桌就擺放在公社大食堂里,當時公社干部不多,也不過一桌人,他們很盛情,基本都來參加會餐
公社衛生院則座落在河東,從小鎮過河,穿過一片片桑園麻地要走上好一截路才到醫院
醫院新蓋的兩排大瓦房,有二十多間,青磚瓦房掩映在翠綠之間是很氣派的
當時陵陽和木鎮衛生院在部隊和城市醫療隊的幫助下,技術上得很快,廟前衛生院也想上
正值我在皖南醫學院進修即將結業回縣醫院,大學老校長問我要什么幫助?當時皖南醫學院又叫安醫大皖南分院,科教研的重點是血吸蟲病的防治和中草藥研究,我跟老校長說:“把開門辦學的點放到青陽廟前吧
”因為上山,有挖不完的中草藥;沿九華河而下,就是血吸蟲病的重流行區
老校長采納了我的意見,當年就投資二萬元,在廟前衛生院開辦了教學點
當我離開青陽好多年后,有一次在省里見到老校長,他還戲謔我:“我派人到廟前辦學,你卻跑到城里來了
”
一場冬風夾帶著綿綿的小雨,吹散了已經幼年的酷熱的心,蹉跎了功夫,消失了沉香,空留了紙上一片時間
妙齡時的優美時間,此刻回顧,心海中老是有那么幾副琳瑯滿目的畫面,曾和一個入了心的女孩月下花前,也曾散步在晚鐘下,看傍晚的夕陽晚霞,也曾許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詞,也曾一道追趕過詩和遠處的理想
見她高高的鼻梁上微微滲出些汗珠珠,臉色白里透著微紅,皮膚細細的
猜想約是二十七八歲的樣子,問時,竟相吻合
她配服我的判斷,開始向我透露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