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下面這一家是個小出納
小出納雖然沒品沒職,上不了臺面,那權力可不小啊
當了十多年出納,和單位的老娘們一把手勾住手,大肆占有公共財物,變著花樣把公家的錢裝自己兜里
你看他家裝修的豪華樣兒,簡直就是用一張一張的人民幣貼起來的,但品位低俗,不堪一看
小出納初中文化,寫個心得體會都得找人替代,但縣里沒有他擺不平的人和事,因為他掌握著錢,三教九流的狗屁人都往他身邊靠,尋點骨頭啃啃,他善于巴結逢迎,給領導開車門,端茶杯,什么事都干
但在職工面前就成了爺了,誰到他跟前領工資也得承他情,好象領他家的錢似的
俗話說,不夠尺寸難打纏
此話沒假說,你看小出納長得象炮彈,一米五不到,一天挺著個肚子,讓人惡心,但單位里他最吃香,老娘們就用這號人,老娘們本身就是個壞家伙,所以重用壞家伙
小出納白天橫行,夜里卻不得安寧
你看他正在做惡夢,夢見一個人拿著刀子戳他的后背心--“啊、啊、啊”,醒來出了一身冷汗
你看他一臉酒色財氣,肯定不是個長壽的人
唉,人哪,還是不要做虧心事,否則睡不安寧
51、只要不跪著,就不比別人矮
6、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會團結,因為它關系到一切人都共同擁有的東西
席勒
/> 隴右多名山
不知是因為山貴還是地靈,家鄉天水名山疊翠、物覽人勝
麥積山、仙人崖、萬紫山、大象山、南郭寺、水簾洞……,無不以山為名、以山為勝,每每榮者不出山之左右
相較,故鄉齊壽山倒是冷黯了許多
齊壽山歷史源遠流長,傳說故事層出不窮
軒轅誕生、始皇封禪,李廣疑虎射石、李炳箭射神鹿,朱元璋齊壽山落發出家、康熙微訪樵家借宿;有黑龍潭、有落蟒崖,有鳳凰嶺、有燒紙坡(現名稍子坡),有龜峰勝境、有墨玉石缸……
齊壽山古名壽丘、嶓冢山,位于秦州區東南六十里處,海拔1951米,有“齊壽山不大不小、壓著三江河垴”之說
據古籍記載,遠古時期的齊壽山“嶓冢島浪”、古樹盤根、蔭翳天日,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霽靄清泉,乃人間福祉
后經歷代自然與人為破壞,致使齊壽山樹木無余,失去了往日之神韻
記憶中,第一次到齊壽山是上小學二年級時學校組織的春游
當時渾渾噩噩,只意在玩,“游”反在其次,甚至于之后在寫作業《齊壽山游記》時寫的一塌糊涂
依稀還能搜尋得到的記憶便是荒涼、頹廢
棧道兩旁山石突兀、黃土露瘠;山嶺上零星栽植的幾株松柏,像是長在老人臉上的蜷須,枝斷干斜,皮殘葉紫;間或還有一些當地人稱“地篷篷”、“白刺”的灌木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雜草在山間叢生
那整個兒的一片,讓人感覺出春游的“圣地”在當時顯現的不知是秋韻還是冬景
再次上齊壽山便是相隔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時值三月,春光明媚,風和日麗
當時正上初二,而學校就坐落在齊壽山腳下不遠的地方,便和幾個同學相約在三月二十齊壽山廟會之日上山去玩
隔了好幾年,上山的心情也有所不同
爬到山頂,極目遠眺
那一汪汪的油菜花笑地正歡,是感受到了山上人聲鼎沸的喜氣洋洋還是在跟幾年前的友人作揖?我順著目光看去,那一山山的青、一坡坡的綠,不知何時,露瘠的黃土坡已披上青紗,筑就了綠色屏障
除了那唯一的山道,順著山勢已盤旋修通了通往山頂的車路,山間松柏翡翠,雀躍山鳴,青青草毯像瀑布一樣從滿是碎石的南嶺高峰一瀉而下
真不敢想象,才幾年間,昔日的“黃土峪”已搖身一變成為今朝的“隴右江南綠”
繚繞的煙霧一圈一圈,把那一派派的青、一汪汪的綠緊緊地裹在一起,沉醉于一派蔥籠,仿佛已臨仙境
棲居于此,何勝似神?我恍若頓悟峨眉金頂迂腐的老和尚為何跳崖圓寂
山蔥而地福,連帶著那附近的居民也常沾光
二○○五年多雨,然三四月份也一如往常的干旱,老鄉們都渴盼著金貴如油的春雨來澆灌莊稼,可一波如洗的晴空卻往往讓他們失望
據說,齊壽山附近曾在三四月間降過一場雨,聽人講那場雨只落在齊壽山環山周圍不外出五里的地方,鄉民們說這是神靈庇佑,要不怎么僅給齊壽山周圍下雨而其它地方不下?但不管真的是神靈庇佑,還是因為植樹造林維持了生態平衡才使得風調雨順,人們除了對齊壽山景色的向往,更多出的是一重神秘的敬重,從此而更甚然
以名為貴?以景為名?我無從探究,齊壽山的蔥籠卻已如同烙印深深刻入我的大腦
雖然此后有十余年我都沒再上過山,再沒有切身感受過曾經的那種飄飄然,但是齊壽山的“青”卻已在我心底生根發芽
常想再找時間重溫一回故舊,卻都因時因事而沒能去成,每次回家乘車路過,我都不由把頭伸向窗外,遙望那一坡坡翠障,那一彎彎的綠、那一路路的青、那一道道千年不朽的翠幕,在大腦里過一翻“暢游仙境”的癮……2006年2月7日于秦州林業局3月3日改稿---------我謹保證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將此作品發表于中財論壇
并保證,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發表之情形,否則本人愿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謹授權浙江中財招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權負責本作品的發表和轉載等相關事宜,未經浙江中財招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授權,其他媒體一律不得轉載
秋末冬初的一個周末,我正廢寢忘食地為單位趕寫一份材料,父親從老家來,順便給我帶了諸多生活必需品和一個不幸的消息
?? “河,俺把咱家那頭老牛賣了
”?? “不是剛下了牛犢才三個月嗎?怎么就賣了呢?”我抬頭望著父親,父親卻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 “河,日子苦啊,加上你媽的胃病又犯了,家里需要錢啊
”父親眼眶濕潤地望著我
?? 我沒再說什么,給父親找了一沓卷煙紙,倒了一杯水,順便取出了上個月僅剩的幾十元錢塞進了父親的手中
?? 父親始終沒有抬頭,從他土里土氣的衣服和憔悴的臉上,我知道父親一定是被逼無奈才這么做的
父親走了,沒有喝一口水,送走父親我心里沉甸甸的……?? 老黃牛老了,它把美麗的一生奉獻給了我們家,而正當它準備安享晚年時,父親卻把它忍痛割愛地遠“嫁”了
?? 老黃牛一生善良
它從不惹人生氣,從不踐踏田里的莊稼;陪我度過了童年,陪父親走過了青春
每次耕地,他總能把犁恰如其分地把犁拉到犁溝岸上,每次耕到田間地頭,再回過頭來,老黃牛耕的地行距清晰一目了然
老黃牛從不發脾氣,無論你在它的背上怎么騎都不會跌下來
?? 老黃牛一生勤勞,農忙時節,它比誰都勤快起得早,每當父親去牽它時,不論遲早,它早已用乳汁喂飽了孩子,套上車子往大山深處拉麥子或運禾谷,有多累也從不吭一聲
?? 老黃牛一生簡樸,從不挑食也從不挑剔臥室的環境
不論什么時候,只要有人給它添一背篼草料,不管質量優劣,它都會吃的一干而凈
農忙時,父母忙于田間,它的臥室沒人清理,它總是把屁股撅到空閑的地方拉屎撒尿,雖然他的毛發紅中發黃,但它經常抖得很干凈
? 如今,老黃牛遠“嫁”他家了,面對它留下的兩歲多的“女兒”和三個月大的“兒子”,我不知道我到底還能為它做些什么,嗶竟我從它的身上學會了任勞任怨、勤勞和善良
每當它三個月的“兒子”聲淚俱下的呼叫時,我的心中總有一些莫名其妙地情愫騷動,可憐的牛犢不正和我們一樣需要“母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