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22、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你要么努力往上爬,要么爛在社會最底層的泥沼里
阿昆冷冷地笑了笑,“我曾給你說過我的家庭吧?你是我遇到的難得的朋友,我就實話告訴你吧,我的妻子曾對我不貞
”
/> 過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對季節變化的感知遲鈍起來
突然的一天,看見法國梧桐的葉子在蕭瑟的風雨中紛落跌滾,才恍然,秋天真的到了
一個朋友在blog里面寫道:我們是一群疲倦的都市人,失卻了一葉知秋的敏感,在生活的洪流里亦步亦趨
春夏秋冬一如平常,四季變遷波瀾不興,心靈的麻木遲鈍竟然到了如斯境地! 如此相同的境遇,在城市的地圖上來回奔突,突然的一天,麻木癥候群四散漫溢
我們是離開天空就忘記了飛翔的鳥,都市的欲望囚籠,束縛著心靈的自由呼吸
是陽光明媚的周末,和一群朋友相約去了郊外,不是精心籌謀的秋游,只是隨遇而安的漫步,帶著一種若有若五的尋找渴望,我們暫時逃離了喧嘩的城市
置身于空氣清新的紫金山麓,沉睡已久的心靈觸角蘇醒了,我們一致認為,南京實在是一個美麗的城市,而如此這般的登高望遠絕對是一種愜意的體驗:樓群安詳、城墻執拗、內外秦淮河靜謐如畫……天空居然是一大片難得的蔚藍
于是恍然,置身事外,才可以條分縷析
置身城外,才可以心澄神清
看著滿山燃燒的火紅楓葉,你會發現,只有大自然是如此清醒而執著的堅持著自己的尺度,在注定的時節,它總能給天地一個適時應景的妝容
一直很詫異,南京人奇怪的居住理念,他們盲目的喜歡繁華的鬧市,紛紛希望把家安住在新街口、鼓樓、山西路三角地帶,以致于這個區域房價一再畸形的飆升
其實,根據權威的人居環境學家的分析,理想的家園,應該與繁華相隔一段距離,最好依山傍水
富有自然氣息的生活環境,對個人的情緒生理會有意想不到的熏陶養護
換一句話:離自然很近,離繁華不遠,才是選擇理想家園最完美的標準尺度
我有過最真切的體驗,剛來南京的時候,我曾經在湖南路步行街附近租住了一套房子,每天午夜2點,街市喧囂才可以完全平息,凌晨5點左右,喧囂的潮水,又漲了起來
對于一個喜愛安靜的人,這樣的環境,絕對是一種煎熬
我無福消瘦,幾乎是落荒而逃,不到一個月就離開了那個寸土寸金的黃金地帶
我現在居住的地方,在集慶門城墻附近,一走出城門就是蜿蜒曲折風景秀麗的秦淮河,距離新街口騎車也不過20分鐘的路程
我喜歡我現在居住的地方,它讓我的心靈離自然更近,讓我的遐想可以漫遠,睡眠可以恬靜
秋天,天涼了,樹葉黃了,人們的身體躲進了厚重的毛衣
蕭瑟的氣息籠罩了整個世界
可是心靈的呼吸,靈魂的舞動,沒有擱淺的理由
在這樣一個寂靜的午后,有溫和的陽光從窗戶鋪瀉了進來,客廳花瓶里的十一朵黃玫瑰開得燦爛而嫵媚
這一束玫瑰花,是前幾天,我在冰冷的秋雨中,花兩元錢從超市門口的小販手里購買的
我依照賣花人的指示,將它擺放在向陽的茶幾上,每天早晚為花換一次水
真的沒有想到,初買時,那么小小的楚楚可憐的一束花骨朵,如今可以盛放成如此肆意的嫵媚,清香漫溢
秋天在窗外蔓延,玫瑰在室內綻放,擁握這一室玫瑰的暗香,我發現,只要心懷自然,善于珍惜發現,我們的心靈就可以沒有秋天
原來,春暖花開,不只是氣候,更是一種心境——
最初,我對春天的認知來源于的歌謠
比如《小燕子》、《春天在哪里》、《讓我們蕩起雙槳》
歌里的春天是溫暖的,和煦的,歡呼雀躍的
我的童年,快樂得就象小燕子把春風剪成絲絲柳絳
對春天的排斥和抵制大約從十二歲開始
那個十二歲的春天,我的身體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十二歲的我,就象雪地里的一株初醒的小苗,柔嫩的葉芽在陽光下次第綻開,伴隨著陌生的心跳和疼痛,我在雪地上留下醒目的猩紅
我的初潮來了,沒有一絲驚慌,有的只是淡淡的羞澀和暗暗的竊喜,因為那是我一直盼望并為之等待的
當然,這是個藏得極深的念頭,除了自己,外人不能得知
大約六、七歲的時候,我和一個叫做霞的女孩兒經常做一個游戲:于無人時,拿兩張衛生紙,正方形的,對折成三角形,再折成細長的條,墊在內褲里,然后,我們在單位大院里夾著腿走來走去
到現在我仍能清晰的看到,蕩漾在兩張小臉上的那種興奮的光彩
當然,我們無師自通的知道這是一件羞恥的事情,為此我們守口如瓶
長大對我們來說,象巧克力和奶油蛋糕一樣充滿著誘惑力,長大意味著可以買化妝品,可以穿乳罩和高跟鞋,甚至,可以和心儀的男子約會
因此,我一直盼望著初潮盡快來臨,我知道那是個轉折,也是個標志
其實讓我舊夢重拾的主要原因還應是電腦的功勞,當年手抄投稿,如今或打印、或發電子郵件,特別是能借助博客、論壇這些平臺,瞬間架起一道貫穿大江南北的文學之橋,其方便與奇妙實在是昔非今比
單位和家中都安裝了寬帶,每天上網發帖回帖成了我的幸福心事,并且讓我一個不懂外文字母的電腦盲,靠著大膽摸索不恥下問,竟也成了半個電腦專家的“網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