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作客苗寨到達湘西吉首矮寨德夯苗族風情園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鐘了
苗族人總是那樣熱情好客,下得車來,一陣鞭炮響過,苗族姑娘小伙子們列隊笑臉相迎,浩浩蕩蕩的龍獅和鼓樂相擁著,將我們迎過接龍橋,然后向東門走去
苗族接待是很講究禮節規格的,真正的貴客,才能享受從東門進寨的禮遇
看來,他們把我們當成貴賓了
一路歡笑簇擁到東門時,幾位身著苗家節日裝束的靚麗姑娘一臉笑意,把我們擋在門外
她們歡快地唱起了苗歌,雖然聽不懂苗語,但我們從她們歡樂的臉上讀懂了盛情
姑娘們一曲歌罷,然后提出了要進苗寨必須闖過三關的要求
好在我們采風團能歌善舞者不少,這三關豈能將我們難倒,于是我們便輕而易舉地闖了關,進了德夯苗寨
“德夯”為苗語,意為美麗的峽谷
雖然只是一個苗寨村落,但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
走進德夯,但見四面環山,峽谷深壑,千姿百態,峭壁競秀,形狀迥異,溪流淙淙,百鳥鳴囀,果然是那樣秀美迷人,似乎好像走入了一幅美麗恬靜的畫中
中午漂流一身濕漉漉的,為了趕路,既沒有換衣服,也顧不上吃午飯,只啃了幾塊餅干,便一路風塵趕往德夯
德夯景致迷人,讓我們一時忘了還餓著肚皮
可跟著導游欣賞了一個多小時的苗寨后,就到了晚餐時候
饑腸轆轆的我們,此時真想快點吃上一頓苗家美餐,可是當我第一個準備走進餐廳時,卻被苗寨姑娘笑著擋住說:“不能進去,還要舉行儀式呢”
沒辦法,我們只得站在門外靜候
隨著三個苗家小伙子的幾通鼓鳴和鞭炮響,一位苗族姑娘在餐廳前點燃了幾炷香紙,并且說,圍著香爐轉二圈,客人就平安幸福,轉三圈就會走桃花運了
說完就領著我們繞著香爐轉圈
男同胞們自然是想走點桃花運羅
禮儀結束,進入到餐廳坐下,望著滿桌的美味佳肴,我們仍然只能干瞪眼
每人面前的飯碗內盛了一點米酒,碗上放一只筷子,苗家姑娘們又是讓我們唱歌,又是猜謎,又是讓閉上眼睛,給客人臉上搽黑鍋灰,來一陣惡作劇,直撓得我們心癢嘴饞時,才讓我們喝酒吃飯
晚上八點鐘開始的篝火晚會,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集苗家風情和苗族藝術于一體的篝火晚會別具一格,讓我們大飽眼福
隨著“苗族頭領”原始取火,引燃篝火,一時間篝火熊熊燃燒,直燒得晚會大廳一片火紅
歡快的苗家歌舞和高超絕活,讓我們真正領略了苗族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
尤其是那請客人參與,苗家姑娘小伙丟草花,和觀眾互動的節目,更是苗族風情的體現,使晚會達到了高潮
本來,梅實和我坐在前排,他看到兩個苗族姑娘捧著一束鮮花,走向觀眾席時,便往后面座位上跑,偏偏那兩個姑娘把一束鮮花擲向了他
無可奈何,他只得硬著頭皮上去
主持人讓他表演節目,好在他當過多年的晚報老總和文化局長,表演節目對他來說不是什么難事,于是他就朗誦了一首《明月幾時有》,也博得一片掌聲
可是當一位領導遭到這樣的禮遇時,上場后竟作起了報告,主持人偏偏不讓他下場,要他表演節目,還開玩笑說:“我們苗家是不開后門的
”那領導無奈中丟下鮮花和話筒,拔腿就往臺下跑,我真沒想到這位領導平時侃侃而談,今天上臺卻遭遇到這樣的尷尬,真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篝火晚會結束后,我們真想找個地方好好釋放一下
可才九點多鐘,偌大的苗寨竟變得一片寧靜,店鋪關了門,家家戶戶都瞎燈熄火,連一點聲響都聽不到
我們四處打聽尋找,好不容易才走進村寨口亮著燈的一家吊腳樓內
我們說明來意,主人便毫不猶豫地請我們上樓,為我們炒菜拿酒,甚是熱情
大家興趣頗濃,一邊喝酒一邊閑聊,直到凌晨一兩點興致未減,還在吆喝來酒
可喊了半天沒有動靜,我們哪里知道,熱情的主人竟躺在樓下的沙發上呼呼地睡著了
(刊發《青島文學》2004年第十一期)
中斷那場分辨已是有許多年頭了,牢記誰人功夫,我仍舊個很童稚的男孩,也往往提起什么堅韌不拔,愛恨情仇之類的語匯,誰人功夫,咱們曾說過,相互永不辨別
雄偉的高山,峰巒突起,奇石怪狀,高低起伏的腰線,艱與險中,才有了他的挺拔、俊美
我知道,我的這個老師就住在離我們學校不到二十里路的地方,在我參加工作前幾年她就已經退休了,她的四個女兒都已出嫁,家里還有什么人我不知道,我也從來沒去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愚蠢怯懦
三、不可能完美的生活 從兼職的廣告公司下班,又看見了那個懷抱小女孩的中年男人,在鼓樓廣場徘徊乞討的身影